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交流] 小学生汇编诗歌引家长反思:放下手机抱抱我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6:1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在写作业,妈妈陪着我,她在看手机。”“临睡前,我和爸爸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他在看手机。”……读了孩子们的诗,你还忍心边陪他们边刷手机么?最近,南京几名小学生记录下生活中最熟悉的“刷手机”场景,汇编成一首诗歌《放下手机,抱抱我吧!》,孩子们质朴的呼声引发了众多家长(微博)的感慨与反思。
  来读读这首诗
  《放下手机,抱抱我吧!》
  我在写作业,妈妈陪着我,她在看手机。
  临睡前,我和爸爸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他在看手机。
  我过生日,一家人吃饭,
  可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在看手机。
  我对大家说,别看手机了,
  他们点了点头,接着看。
  哎~~~ 我们要是能变成爸爸妈妈的
  手机就好了!
  我们知道,你们工作很忙!
  我们知道,你们有你们自己的事情
  可是,请你们每天给我们一点
  和你们单独相处的时间。
  我好怀恋
  小时候你们给我的温暖怀抱!
  亲爱的爸爸妈妈,
  放下手机,抱抱我吧!
  用“一……就……”造句
  有孩子写“爸爸一回家就不停玩手机”
  与其说这是一首诗,不如说是一份生活“记录表”,《放下手机,抱抱我吧!》平实的描绘了当下家庭中亲子相处的真实画面。字里行间,透露出孩子心中的困惑——爸爸妈妈怎么老在玩手机?记者了解到,这首诗是由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二(2)班的几位小朋友和家长共同创作完成的。创作者之一——二(2)班黄子恒同学的妈妈回忆说,某天有家长在QQ群里分享了一件“趣事”,孩子的语文作业有一题:用“一……就……”造句,有孩子写下了这样的答案:“我爸爸一进家门,就拿起手机看个不停。”这个回答让爸爸妈妈们十分感慨。
  在随后一次班级聚会中,家长们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你爸爸妈妈在家喜欢看手机吗?”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答案却只有一个,“当然看,他最喜欢手机了,吃饭的时候也玩手机。”“讲故事的时候也看。”有家长提议,让孩子们把这些心里话写下来,在家长会上念给爸爸妈妈听。“孩子们写下来后,我和几个妈妈结合网络上的漫画作品,做了修改,编成了一首诗。”那次家长会后,这首诗很快在学校传开了,孩子们还在学校宣传栏上贴出海报——“滚蛋吧,手机君!”上周末南京的一场公益活动中,几位小学生还组团念出这首诗。有妈妈还将这首诗发到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众多家长讨论。孩子们说,他们还想把这首诗传递下去,让更多爸爸妈妈们知道。
  爸爸妈妈也反思
  陪孩子写作业“心里像猫抓了一样”
  据央视报道,《2014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显示,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经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手机。在孩子们小小的世界中,手机成了和他们抢夺爸爸妈妈的最大敌人。扬子晚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多位家长,超过一半家长承认回家看手机的时间多过陪伴孩子。孩子上小学五年级的黄先生坦言,每天晚上陪伴孩子写作业,闲着无聊就拿出手机翻,女儿就会说:“爸爸能不看手机吗?”黄先生听了女儿的话把手机放回口袋,“坐着没事干,又不能看手机,心里像猫抓了一样难受。”回家后还放不下手机的爸爸妈妈在关心什么?采访中,大部分家长表示,其实是随便刷刷,“微博一刷,朋友圈点点赞,微信群里回几条,一两个小时没了。”也有家长表示,回家放不下手机是在忙工作,白天没能完成的工作延续到晚上。
  老师们很担心
  缺少亲子交流,孩子会越来越“宅”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二(2)班班主任张弦老师,已有20年的教学经验。据她观察,最近几年因父母对手机依赖而影响到孩子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从孩子写的文字中,和他们的交流中,或多或少能了解家庭亲子交流的状态。”有的家庭一家三口一人一个平板,休闲时间,家里静悄悄的。孩子碰到难题了,家长扔个IPAD过来,“你自己查。”张弦老师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两个负面影响。首先家长做了示范,休息就是玩手机,“这让孩子误认为,没其他更好玩的,手机最好玩。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宅,甚至沉迷于手机。”其次影响亲子关系,时间久了,家长变得不会跟孩子交流,不知道如何交流。
  爸爸妈妈怎么办
  陪娃时“人在心在”,可让孩子当监督员
  南师大教科院家庭教育专家殷飞老师认为,首先家长应树立榜样意识,陪伴孩子时“人在心在”,放下手机,全身心的陪伴。比如,家庭中定好规则,在书房时不看手机,或是确定时间段,几点到几点是专心陪伴时间。殷飞老师还介绍,家长可以请孩子当小小监督员。“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就跟儿子说,‘妈妈看手机就像你喜欢打游戏一样,有时也控制不住,我们互相提醒,一起进步好吗?’母子两人定下协议,相互提醒减少上网时间。效果很不错。”殷飞老师认为,虽然是个小小举措,背后是教育观念转变,和孩子在平等的位置,“大家一起执行,孩子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4-19 22:06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