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明天外校考试,看上去美还是真的很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1:5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烨晚 于 2012-6-29 11:51 编辑
》》》》网友观点:外校,看上去很美……《《《《
    29日,江城小升初最具难度的同场竞技将在三个考点隆重上映。在这里我除了预祝这些牛娃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美好理想外。也想对那些没有报考,或者是没有拿到准考证,或者是考试成绩不佳的考生和家长们道一句:外校,看上去很美,但不适合所有的人。
    纵览论坛有关外校的帖子,再看相关媒体的介绍以及上过外校的家长们口述,外校看上去是很美,实则也有很多不足。我根据自己的浅见,总结几条如下,也希望大家添砖加瓦,为现在和以后的考生们拨开云雾、辨明方向。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我多挨几砖,也在所不惜。
1、考的不见得都上,上的不见得都牛
    尽管外校报名人数逐年增多,但仍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考而考,不一定考了就都上。因为外校的招生考试是目前“小升初”唯一由官方主办、具有权威性的评价考核,很多家长就是冲着这点,让自己的孩子去一试身手,以检验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成效。往届的小升初家长可能都知道,你拿着外校的考试成绩去市内的任何一家名初报考或转校,基本上都认可。每年都有相当一部份的学生,考上而不去上,被称为“考霸”,造成令人惋惜的浪费现象,一位版主曾在另一帖里谈到“对于考上外校又放弃外校的这部分名额,希望外校在分数线下,按序补录,这才是真正的公平和公正。”得到论坛里很多家长的拥护。但这一点外校没有做到更没有透明,这很容易滋生招生的腐败。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得出,考上外校的不见得人人都是牛娃,没考上的并非就不是牛娃。
2、宽松的学习环境不易拿到应试的高分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武汉外校,在近两年的中考中,成绩不甚拔尖。
    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看进口和出口。所以就有家长想不通,你揽去了那么多牛娃,三年后怎么会有这般成绩。甚至还有家长去找学校扯皮。我们论坛里也有很多这样的声音,如:“我没打算让孩子去外校,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看到周遭的几个朋友的孩子备考外校的势头不亚于高考,太可怜了,孩子们的童年就在这无数的考试和培优中消失了!可悲的中国教育!”“很多孩子出了外校,实在是战斗力不强”“进去是牛蛙,出来是鸡仔,虽说变种,但你不得不承认它也是教育的一种模式。”“中考外校学生与其他孩子的竞争环境的确不一样,他们大多直冲外校,结果冲上去的欢喜,没冲上去的就掉得很远,的确是想上外初的家长需要考虑的因素。”
3、外校的高额费用使家境贫寒的学子望而却步
    “向往外校的素质教育,担心外校的高额费用”是论坛里一位家长的话。
    这句话生动的道出了家境不富裕的家庭对外校向往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通常我们说为孩子上外校准备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为孩子外校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一种是经济上做好准备。也就是你为孩子准备的银子够不够?论坛里还有家长这样说道:“孩子不读外校,家长三年至少省了十万吧。”我感觉十万远远不够,再翻一番能够就不错了。还有一点就是听说外校攀比风气很盛,非富即贵的子弟较多,我结识的几位牛娃家长,最后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外校,她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沾染这种风气,也担心自己的贫家孩子在那种环境中容易自卑,从而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观和世界观。
4、为考外校付出的艰辛有多少
    对于奥数,现在喊打的人不少。但对于英语,特别是超前学英语,提反对意见的没有奥数的多。经常听到考过外校或正准备考的学生及家长说:如果没有学过新概念,新概念2册没学完,千万别去考外校。注意:这里的新概念指的是成人版,不是青少年版。我们大概都清楚,新概念2册学完,至少达到初二初三的英语水平了吧。那么这么高的英语水平,小学生是怎么学来的?是休息节假日换来的,是牺牲童年欢乐换来的,是大把大把的培优费换来的,是风里来雨里去有病也不敢休息换来的。这里面的千难万苦家长应该最清楚。这种困苦还不包括租、买学区房和家长陪读所受的辛苦和艰难。
    为了一个初中,我们就这样拼上孩子拼上老本,值吗?难道不选择外校或者没有考上外校,就代表放弃学英语了?就没有前途了?我觉得家长首先要清醒你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什么,然后再为孩子整个学习阶段制定一个规划,反正不能盲目地人云亦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不上外校,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网友回复:外校攀比重有夸大之嫌《《《《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原来也认为外校攀比之风严重,但我在外校上了一年,我觉得外校的这方面比普通学校反而还好,人有钱到了一定的程度,反而姿态能放下来,就那种半斤八两的人才喜欢去比,而且我告诉你,在老师的公平方面,外校比哪个学校都做的好。在外校,你的5A是学生打分,而不是老师看着家长给他送了多少东西来打分的,我也希望外校能顺分往下录取,但想一想,二中不也是吧,除了顶尖的一个班,其它的所谓的次火箭班不也是看培优机构给了多少好处来录的吗,这是社会的通病。
》》》》网友观点:外校好不好,有资格了再说《《《《
    外校在武汉是座名山,这个著名风景点每次只卖2~300张门票。
   咱有资格买得到票的人,才可以抱怨门票这么贵,里面的风景却不值这个钱。
   咱没资格买得到票的人,根本没必要考察里面的风景好不好,甚至是门票贵不贵。
   所以,外校好不好,任何时候都应该是个小众话题。
   怎么每次外校卖票时,外校的好坏都成了最热门的大众话题之一?这样说不知道对不对。
   在武汉范围内,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外校根本没有好不好,贵不贵,舍不舍得让孩子住校等问题,而是咱有没有资格考虑这些问题的问题。
   有可能抓得住的东西,咱才会考虑到底抓不抓,对么?
   穷我的一生,我都没有考虑过什么清华、北大、剑桥、哈佛好不好?贵不贵?舍不舍得出国去念的问题,没那资格。
   我很希望,我能始终有资格去思考我儿子读不读外校的问题。
》》》》网友回复:外校费用、风气、培优冲刺等问题的看法《《《《
   客观地讲,总体印象是楼主虽对外校有一定的了解,但确实存在失实的情况。
   首先声明,跟此贴的目的是让所有和我们一样为上不上外校而纠结的家长们了解到外校的真实情况。
1、关于外校费用的问题。
   前面已有一些澄清的贴子,即9000元*2学期*3年,外校上线生的收费明码实价。就学费而言,三年下来可能要比其他名校高一些,但没有别的一些学校的补课费等说不清的费用,也绝不可能像楼主说的十万、甚至二十万的说法。楼主说的是否是少数特例就不得而知了,其他名校也应该存在特例情况吧。
2、关于攀比风气的问题。
   实话实说,不少外校孩子的家境相对殷实,但我们也是工薪家庭。初进校时,常听到孩子们议论校园里接送孩子的名车,还有孩子们身上的各种品牌,作为家长,我也为此担心过。其实,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新鲜劲过了,习以为常了,注意力就回到了学习上,回到了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素质普遍较高,比我们经济条件好的比比皆是,但鲜见故意炫耀的情况,还有些住读的孩子周末自己挤公交车回家、返校......也许我们看到的是外校正面的一些情况,并不排除也存在负面经历的状况。有一点我们不能忘记,如果家长把小孩往学校一送就以为孩子的成长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而不能适时关注、配合、沟通、引导,任何学校都有失败的例子。
3、关于培优问题。
    想要小升初时考进外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孩子和家长大多都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包括金钱投入培优。但是,我想问一句,在目前就近入学的情况下,你想进哪一所名校可以不付出这样的代价?而且其他名初更是在延续这样的培优甚至越禁越烈!作为外校学生的家长,尽管学校老师不提倡培优,家长和孩子们也不敢免俗。这能归结为外校的错吗?不过,我可以坦诚地告诉大家,孩子们度过了泪湿枕巾的适应期后,普遍在外校过得很快乐。我们欣喜地看到: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他们学会观察和思考,敢于质疑和挑战,尝试着包容和合作......谁也不敢预言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在中考中得偿所愿,重要的是这种快乐的成长不一定能成就中考或高考的状元,却赋予了他们成熟的心智和合作下的竞争意识;他们不一定能站在学术的巅峰,但我们相信他们能走得更远,更能承受生活中难以预料的挫折。
    赞成楼主所说的“外校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成功的路也无法复制,因此我们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的心声,给孩子合理的建议,和孩子携手共同面对这条不易的求学之路。
》》》》网友观点:外校美不美,试过经历过才有发言权《《《《
   外校美不美,进来再看,试过经历过才有发言权。
    外校就是外校,好不好她就在那里。选择外校是选择一种教育理念,为孩子选择一种初中生活。孩子的学习需要原动力,外校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原动力,这一方面外校为孩子们做了很多。选择外校是为孩子选择一种学习氛围,跟优秀者在一起,会被优秀者带着往前跑。选择外校是为孩子选择一个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孩子们在这三年里不仅仅学会分数和考试,在一系列社团活动中,他们还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外校的老师是真不一样的,他们真心爱着孩子,看孩子的那种眼神是一个母亲才有的眼神。就像人无完人一样,学校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哈佛有哈佛的强项,清华有清华的弱点,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每个人的感受也不一样,考虑好再做选择,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如果想把孩子交到学校就万事大吉的,到哪个学校都会有问题。一个孩子的成功,学校、孩子、家长三方的配合缺一不可。请大家慎选外校,想清楚自己和孩子要的是什么,这样选择了才不后悔。
》》》》网友分享:儿子的外校生活《《《《
   本来昨晚只是看后笑笑,今天看了后想写写了……自觉得自己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因为我家五个孩子中有三个与外校结缘的,一个是我姐的孩子从外校毕业已经保送上了大学,一个是我自己的儿子今天初三毕业,一个正奋斗在奔往外初的的路上……
   外校情结缘于姐姐的孩子在外校三年的学习经历,这三年让我们看到一个羞涩的小姑娘如何蜕变成自信、阳光、有目标的“美少女”(自家孩子自家爱啊),尤其是她高三那年保送后轻松的生活状态让读六年级的儿子深受刺激。以前,我也知道外校好,也多在儿子面前说要是考上外校怎么怎么样,但儿从没听进去过,但他看到姐姐的幸福生活后,小六下时一门心思要考上外校,在学习上也比以前用心多了。儿子在小学六年中如果用现在的培优标准来说真的可以算是等于无。英语我们一直在学,一周一节课,跟着一位不知名的英语老师,上到五下,那位老师说教不了他了,我们就转到了新东方的走名初,一直到小升初之前。至于数学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儿的弱项,因为我们从四年级开始就没有在外进行系统培优,六下冲外初时就跟着坛子里一位版主出的题目做,每天几题,如果做不出来就去问他的数学老师。就这样,儿子跌跌撞撞闯进了外校。
   三年的外校生活,儿子学会了关心体贴、学会了正确评价、学会了取舍、学会了合理利用时间(初三下才开始的啊)……三年的外校生活,我和儿他爹学会了放手、学会了信任、学会了理解、学会了等待……当然从表象上看,儿子这三年过得是相当的滋润,学校里除去上课外他奔跑在篮球场上,操场上,现在是班上的篮球“名将”(他们班的篮球可是年级第一呢!),徜徉在课外书籍中,他从学校的图书室里不知借阅了多少小说……双休回到家,写完学校的作业就基本上是自己的时间,初一、初二我儿没有培优,双休的快乐羡煞了多少同事、朋友的孩子,也因此成就了我家最小的孩子对外校的向往。
    关于费用问题,20W是个蛮吓人的数据,除去学校交的学费和住宿费外,我们没有海外行费用,没有陪读费用,初一、初二包车,从最初的一百,到最后的四百(四百只交了四个月),初三下就自己开始做车回家,一周3.2元的公交费,生活费也是从初一的100到初二的120,到今年四月份涨到150(因为孩子说晚自习到十点了,我怕孩子肚子饿主动增加的,他1.84米的个子很能吃的),我没具体算,但怎么样也没20W吧?
   至于攀比,在上外校之前我也听说了,上学之前我就给儿子打预防针,告诉他:我们家只是一个一般的工薪家庭,可能你会遇到有钱、有权人家的孩子,你不要去比,爸妈该跟你买的不会少,如果你要去比就直接到那家去当儿子!我们没这个条件。可是三年的外校生活让我们发现,这三年的所有物品从衣服到鞋子,全部都是我们买什么他穿什么,甚至有些衣服穿得发白,小得有些巴在身上(我儿长得快)他都没嫌弃过,都是我让他不穿了,他才不穿。书包从初一用到现在还是那一个!
   所以,还是一句话,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学校就像我们穿鞋子一样,不能看,一定得穿在脚上走!外表好看不,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合脚!

点评

武汉外校初中交流①群:235426886 ;武汉外校初中交流②群:212599376  发表于 2012-6-30 09:02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6-29 14:25:30 | 只看该作者
{:4_98:}{:4_98:}{:4_98:}
板凳
发表于 2012-6-30 09:54:0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总结出来是:上了的都说美,没上的都说不美
地板
发表于 2012-6-30 11:30:28 | 只看该作者
jw99wzj 发表于 2012-6-30 09:54
看了,总结出来是:上了的都说美,没上的都说不美

那是,哈哈
5
发表于 2012-7-1 07:46:59 | 只看该作者
占个位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7 03:54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