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交流] 2014年全国两会教育热点:优质资源均衡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18:5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2013年以来,改革新政让人充满期待。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临近,我们推出系列特稿——《改革助推器》,为您讲述政协委员们说到老百姓心坎里的好声音。
  政协委员谈教改:优质资源均衡发展促教育公平
  ——2014全国“两会”特稿“改革助推器”之二
  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
  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学校间的不平衡、学校内部的不平衡等资源不平衡现象。这直接导致人们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抢夺优质教育资源。为了让人们幸福地学习,必须要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徐辉说过,教育综合改革最核心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导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最根本的就是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据悉,徐辉曾就教育发展问题在多个省市进行调研,教育资源地区配置差异之大令他震惊。他认为,教育发达地区和西部省份相比,无论是从人均经费、教师力量还是教育信息化角度来讲,差异都在不断扩大。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同区域人才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发展就无从谈起。
  2013年“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扩大实施,继续实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等相关政策。然而,现实中6100多万留守儿童,以及部分流动儿童的基本教育权利依然未得到有效保障。城乡之间的年生均教育经费仍有很大差距,一些地方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
  因此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让教师真正流动起来,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重视和投入,以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便成为家家户户、尤其是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百姓们的期盼。
  2月17日教育部发布消息称,明年,北京、上海等19个大城市的小学要全部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择校生或小升初不按规定入学的学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
  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打破了以往“推优”、电脑派位等种种升学、招生模式。如果,这一政策能够切实推行,就能把不少家长从“小升初”的竞赛当中拯救出来,更加有利于教育公平。
  实际上,社会关注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焦点多集中在那些优质学校、优质资源,在招生、资金配套等方面享有各种特殊优待。
  全国政协委员、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在去年两会上建议,促进教育公平,可以由政府发放给学生教育券,学生跟家长(持教育券)自己来选择学校。通过这种机制改革,民办学校可以吸引优质学生,同时,也能有利的激励公办学校。
  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骆沙鸣建议把办学的均衡化、标准化作为一个教学工程来做,注重从人才的培养,通过委培等措施加大农村边远山区的师资力量,同时,通过管理的创新,共享整个学区之内的资源。
  骆沙鸣建议可以采用民办公助方式,引进一些教育改革的措施,激活公立跟民办教育的活力,使他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3 22:58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