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方法]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6:5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洛茉 于 2012-4-13 16:53 编辑
   【摘要】 长期以来,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直困扰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提高写作能力,主要是做到:
     1、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2、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自主阅读,累积素材,并能灵活运用到写作中。
     3、鼓励学生敢于模仿,想象创新,培养良好的文风。
     4、让学生勤于练笔,训练写作能力。
     5、采用“优评差改”的批改方法,鼓舞写作信心。
     6、鼓励学生积极创作,推荐发表。
【关键词】写作兴趣 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敢于模仿 勤于练笔 优评差改 鼓励创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边天”,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痛,有的说没材料可写,有的说不理解作文要求,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因此“作文难,作文烦”就成了学生的通病。究竟原因,主要在于平时积累的素材少,写作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等。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作文来源于生活,反映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的素材也就是作文的素材。老舍先生说过:“‥‥‥身边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人新事,可是他没有仔细观察,人与事都从他身边溜走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去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人心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俗话说,“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因次,我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身边人。去熟悉感兴趣的事,才会写得得心应手,有真情实感。例如,学校举行了颁奖仪式,我就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激动人心的领奖时刻,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或激动,或兴奋,或受鼓舞‥‥‥班里进行大扫除,我便要求学生观察身边同学劳动时的动作、神情、语言,尤其是注意表现积极的同学,可能个别同学的学习成绩差,但热爱运动,这也算是发现了差生身上的一个闪光点,那么学生便会明白:原来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这样子,学生因为是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起来便容易多了,兴趣也较高。
二、积累素材,灵活运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对于作文来说,材料是木之本、水之源。有的人写作文,文思泉涌,说明材料储备充沛,在累积上下过一番功夫。而有的人平时很少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因此,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重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课内从语文知识积累到文理各科,做到相互渗透,课外浏览报刊,对有积累性的书刊,进行深入研读,还要做好摘记,如典型的例子,名言警句,谚语格言,精彩片段,独到见解等,可记在摘抄本上,分门别类的整理。这样子,写起文章来心里有底,融会贯通,便能文如泉涌,滔滔不竭。
三、敢于模仿,想象创新。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会模仿,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因为模仿是学生走向自我创作的一种捷径。而想象却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轻松地进行创新。所以,我们还应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学会模仿,学会想象,学会创新。
在学生大量积累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着模仿别人的写法,写一些片段或习作,这样可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从花园到教师》。学习了朱自清的优美散文《春》,让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优美景色的,并仿写了《秋》。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
四、勤于练笔,训练能力。
        俗话说;“熟能生巧”,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的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也需要多次的训练。有些学生怕作文,遇上作文,冥思苦想了好久还是写不出几行字,这是因为学生手里的笔还不够熟练的缘故。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学生的笔就会越练越熟,思路自然就舒畅了。
除了课本中要求写作的作文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加强日常练笔。如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班里来了一位心同学,考试成绩差了,竞赛获奖了,下雨了,刮风了‥‥‥凡是同学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以记下来,有话则长,无语则短,关键是要有随时记录的意识,记下对人、对事、对物的见解、点滴。让自己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五、优评差改,增强信心。
        在作文评改上,应根据学生作文的差役,有所区别,侧重对待。我的做法是,优秀以“评”为主,学困生以“改”为主。
选评优秀生作文,我把它称为“突破口”,它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我每次教一个新班,都从最初作文中发现一两篇较好的作文,加以讲评、鼓励。开始可以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目的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兴趣是做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我发现受过俩次以上评讲的同学,作文态度都较以前认真,希望自己的作文再一次获评。之后我采取“滚雪球”的方法,每次讲评都增换新的学生名单,逐渐扩大优秀面。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遣句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要尽量肯定其优点,给予赞美,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增强写作的信心。
六、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直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功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激励学生写出来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构建写作乐园。
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说;“昨晚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拟,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作。”为此,教师要精心备课,鼓励创新,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小荷已露尖尖角》张贴出来,让学生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同时,从中挑选部分文质兼美的文章,鼓励学生向有关杂志社投稿,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也促使他们努力提高作文的质量。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费时有费力,老师如不加以及时指导,学生只会做些徒劳无功的事情。为此,提倡教师要千方百计想办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指导,让学生对作文的苦痛感渐渐转化为愉悦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4-14 13:56:27 | 只看该作者
赵老师,我已经加你为好友了哦
                                            13:54    张天源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10:14:59 | 只看该作者
残留回忆╰ 发表于 2012-4-14 13:56
赵老师,我已经加你为好友了哦
                                            13:54    张天源

嗯,老师知道了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1 17:30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