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库] 高考地理常见题答题及知识点9 生态问题、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8:0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生态问题
⑴ 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春夏温暖季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赤潮发生外因)
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排放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带来危害:① 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② 危害人体健康,
③ 影响海洋旅游业。
⑵ 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 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② 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③ 影响水循环,旱涝灾害频率次数增加
⑶ 酸雨带来的影响:
① 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 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 危及人体健康。
⑷ 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⑸ 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 地表植被稀少;③ 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措施:① 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②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④ 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⑤ 小流域综合治理。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⑹ 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② 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③ 鼠害,蝗害。
人为原因:① 过度樵采;② 过度放牧;③ 过度开垦;④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 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 ① 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⑺ 土壤次生盐碱化: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
⑻ 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① 控制抽取地下水; ② 实行雨季回灌
⑼ 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工程建设和开矿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
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⑴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 黄土高原的南界;②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⑵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 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⑤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⑦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思路:地形界线、气候(气温、降水、风)界线、植被界线、农业界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5-4 17:09:5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来看看。  
板凳
发表于 2012-5-4 17:09:56 | 只看该作者
不容易啊 ~~  
地板
发表于 2012-5-4 19:30:20 | 只看该作者
好啊,谢楼主
5
发表于 2012-5-4 19:30:20 | 只看该作者
必须顶  
6
发表于 2012-5-4 22:36:39 | 只看该作者
家长易论坛建的不错哦
7
发表于 2012-5-4 22:36:39 | 只看该作者
就为赚分嘛  
8
发表于 2012-5-5 08:37:59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老师多发点这样的帖子,嘻嘻
9
发表于 2012-5-5 08:37:5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强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9 16:32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