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城生活] 什么样的阅读才能让孩子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7: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阅读经典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
——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大量的阅读是学习语言的最佳的途径,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都是如此。中国目前的语文和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的依照单字、词组、句子、段落、文章这样的顺序,以语法为重点,以死记硬背、反复练习和机械训练为主要学习手段。这种 “只见树叶,不见树枝,只见树枝,不见树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育方法,完全违背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非常的低效率,枯燥无味。更为严重的是,它会撕裂了人思维的连贯性,长期的训练,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反而是要退化的,进而影响表达与沟通能力。真正的语言学习,应该是把优秀的文章整体性大信息量的输入,以培养良好的语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这种输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学会基本的字词,掌握句式和语法,能够流畅自然的进行口头或者书面的表达与沟通。
阅读也是学习科学最合适的途径之一,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阅读是满足孩子这个天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的途径是孩子走进大自然和动手实践)。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有了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就像整理、施过有机肥后的土地一样,撒下知识的种子,幼苗很自然的就能茁壮成长。而现在中国教育正在做的,父母和教师们还很投入的配合,通过死记硬背、反复练习和机械训练,片面的追求成绩,就如同不注重改善土地的品质,却用化肥、农药、激素催熟,这样的生长必定是畸形不健康的,结的果实终将害人害己。
学校教育中学到的知识,无论是哪一个学科,都是汪洋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已,为了这一滴水耗费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一段——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多么的不值。作为父母的你须知,你的眼界只有这一滴水,那么你孩子将来的成就,最大的可能也就只有这一滴水。一个能够涵养小溪小河,乃至于大江大河,甚至于大海的孩子,还惧怕考察一滴水的那几次考试吗?
从孩子学习知识的角度看,阅读的重要性是不可代替的,但是这就是孩子应该阅读的全部原因吗?不,绝不是。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阅读经典著作能够有助于培养一个人形成价值观体系,拥有人文素养,有助于我们反省人生,甄别善恶,区别正义与非正义,从有用之中辨别出高贵与美,培养孩子拥有强大和积极的精神力量。这才是孩子能否真正获得幸福和快乐的基础,是孩子能否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的保障。这才是真正被魔法点中的孩子,如果仅仅为了学习优秀,写作文得高分之类的,那魔法也太廉价、太功利了。这样的孩子,即便是因为某种原因比如贫困,中断了他(她)的学业,也不能阻止他(她)未来成功的脚步。
我们知道,几千年来,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的传统。其中以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影响并且得到过许多时代公认的著作,它即包容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最宝贵的财富。这些著作大部分是针对大人的,也有针对儿童的,尽管它在整个书籍海洋中的相对比例很小,但是绝对数量之大,是一个人耗尽一生也读不完的。可能做父母的费劲口舌也解释不清的道理,书中的一段话或者一个故事就可以让孩子轻松领会,而且很快会反馈到他的以后的行为当中。有这样一大批精神食粮,还有必要去啃垃圾吗?最有效的教育就是熏陶和浸染,阅读经典无疑也是这样一种熏陶!
知识未必能够真正改变命运,知识不过是一种“术”罢了。如果没有内在的“道”支撑,知识能够发挥出的效果往往是要打折扣的。更坏的是如果“道”错了,那么你的“术”越高明危害就越大。经典熏陶大的孩子,才是改变文化和思想贫瘠的弱势家庭真正的出路,并且只有这种改变才真正具有传承性。
中国教育之病已入骨髓,幻想教育从体制上改革,无异于与虎谋皮。中国教育希望在哪里?在于体制内那些良知未泯并且正在身体力行的教育工作者身上,更根本的还是在于每一位父母身上。但是每每想到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我心里就很担心。这些缺乏思想,缺乏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人云亦云,非常盲目,心态很急,喜欢攀比,而又不自知,很容易误入歧途。希望本文能够起到这么一点正本清源的作用。在目前中国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只能自救,有余力的情况下,能帮一个是一个。但是如果您实在是留恋泥潭,喜欢拖着孩子自沉,那您随意。
怎么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
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松居直
忘记了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孟令军
孩子的天性都是喜欢学习和阅读的,他们充满了求知欲、想象力、好奇心,喜欢“听故事”。学习和阅读是很愉悦的事情,在愉悦中自然就会学到东西,学的快,学的好。如果孩子没有爱上学习和阅读,那么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是为父母者和为教师者出了问题导致的。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最重要的是不要着急,盯着孩子,应该保护他们对书籍的兴趣,让他们感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最坏的做法是做父母的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把阅读作为一种任务,强迫他们去读或者读懂掌握些什么,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慢慢的一种恐惧和抵触的情绪潜入了孩子心里,他们便不再喜欢阅读了,甚至使他们对书籍永远怀着敌意或者恐惧。其实,真正的经典只要你去读就会发生作用,孩子是没办法用语言来把它具体描述给你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才是阅读真正出发点,功利和压迫都是培养兴趣最大的敌人。
最理想的情况是,家里到处是书,父母各捧一本书读(小报、杂志之类的,您别好意思提啊),这种氛围发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往往是最有效的。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很难想象不喜欢读书。古时候所谓的书香门第,其实也就是这么个理。当然,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现实状况不是这样,这更需要为父母者多付出一些努力。
在孩子未上学之前的幼儿时期,父母中至少一个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亲子共读。这个时候的亲子共读,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的,无论是脱离书讲,还是指着书讲,主要靠父母来帮助。所以这件事情,最好是父母轮流做,父亲和母亲表达感情的方式,说话的语气、语调都不一样,给孩子的感受也不一样。教育孩子不仅仅是母亲的事情,父爱和母爱对于孩子是不可分割同样重要的!这个时期孩子的阅读必须让父母深度参与,只要书选适合孩子,孩子能够喜欢,问题基本不会太大。真正的问题,是怕父母总是觉得应该让孩子多懂点什么,不停的问孩子关于书中的问题,还美其名曰“引导”。
孩子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由图画书向文字书转变,由亲子阅读向自己阅读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是有一定难度的,图画书和文字书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书籍,要求父母必须善于引导,创造条件,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条件允许,最好给孩子单独的书房和书柜。如果条件不允许,那么一定要在自己书柜最方便孩子翻看的一层或者其他合适的地方,放上一排给孩子读的书,必须是精品。那些暂时还不适合孩子看的书,要把它们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至于那些只是批了一层书皮的垃圾统统都要清掉,一本不留。作为孩子上手的书籍,类型要丰富,科普、历史、传记、儿童文学名著等等各种类型都要有,最好是图文并茂。尤其是对于之前很少有阅读经验,对书籍还没有兴趣的孩子,这很重要。孩子很容易找到对自己口味的书,进而对阅读产生兴趣。
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视电脑的普及,很多时候严重的干扰和影响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在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一定创造条件“意外”地把电脑电视暂时停掉。其实,我个人不仅不反对孩子玩电子游戏、看动画片,反而很支持孩子选择合适的游戏和动画片(我会另文专门讲这个问题),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孩子已经酷爱阅读,最好也能够喜爱某一项体育运动。电子游戏、动画片等等这些东西对于没有阅读爱好的孩子来讲远远比阅读更有诱惑力,在关键的时期必须暂时停掉。当然不可以直接停掉,这样孩子会对阅读有抵触情绪,所以要“意外”停掉。这种不需要灵魂身心参与的爱好,只能做开胃小菜,是不可以做主食的。我家的电视停了一年半,对生活毫无影响。
最重要的条件还是做父母的自身素养的提高。
一是,要对孩子要有耐心和信心,不可以急功近利。阅读是一个积累、熏陶、浸染的过程,厚积薄发,能够见到阅读成效,最少也要一两年时间,长的话,四五年也是可能的。
二是,做父母的自己要克服困难,养成阅读的习惯。
我们的很多父母自己不读书,却老是妄图孩子爱上书,盯着孩子看书,恨不得今天看了,明天就出效果。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怎么可能好呢,大概只能增加以后引导孩子阅读兴趣的困难吧。
在这里很想对那些自己不阅读的为父母者说一句:“难道就不可以为孩子做一点付出,少打一点麻将,少看一点电视,少去娱乐场所happy一次,认真的读一读孩子们的书,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呢?”
“争取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取国家的权利,争取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胡适先生这句伟大的名言,我套用一下:“提高你个人的素质就是提高民族的素质,争取你孩子的未来就是争取国家的未来。
真的,不用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孩子的未来”而读书就行。实际上你也在为自己幸福的晚年而读。不然养出来一个啃老的,游手好闲的就够你受了,如果再不屑一点,没事赏你个耳光,用句“老不死”的“问候”你一下,估计到时候,你怕是连死的心都有了。
其实打麻将也好,看电视也好,不都是消遣吗。读书一样可以办到。也不要求你看《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书。其实大部分孩子看的儿童文学名著都很适合大人看,通俗易懂,好多书还特别的有趣,像《金银岛》这样比电视剧好看的书籍,一大把。
各个年龄段的童书更是要多读。我儿子读的书,大部分我都认真的读过。这样的好处非常之大。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阶段,由于我事先都读过准备给他看的书,知道哪里精彩有趣,就给他念上这么一段,很容易就把他吸引过来。对于我自己而言,增加了很多生活的乐趣。我和儿子呢,平时有了很多的共同语言,我们共同分享交流读书的心得。其实这个时候,孩子读了多少,记住多少,阅读的口味和兴趣在哪里,自然而然就聊出来了。这样帮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就不至于无的放矢。
可能有的父母要问,“如果以前使用错误的方法,孩子已经厌恶书籍怎么办?”或者“9岁以前没养成阅读的习惯怎么办?”我给您支几个招。
招法一,善用孩子的好奇心。
北宋时期有一位大诗人叫苏轼,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家三位都是大文学家,合称“三苏”。苏轼和苏辙小时候特顽皮,喜欢淘气上树掏鸟蛋之类的,不喜欢读书。苏询想出一个主意:当苏轼两兄弟跑进来时,他马上把他正在看的书藏起来。几次过后,苏轼两兄弟抓心挠肝的难受,终于逮着机会偷偷溜进他的书房,把他看的的书找出来。从此两兄弟爱上了读书,乃至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这招我也试过,很灵。一开始,我儿子开始阅读时的书籍基本都是由我选择。在孩子读书品味形成之前,是不能乱看书的。因为我拒绝了给他买一本书,他也拒绝看我新买的书。我拿起《汤姆索亚历险记》,自己看起来。看到高兴处,笑出了声。他闻声探过脑袋想看,我赶紧用手挡出,转过身去。如此反复几次,他终于按捺不住,劈手就把我手里的书抢去。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是,我手里的书一直都是虚捏着的,我知道他是要来抢的。如果这个时候,傻实惠把书捏得死死的,这一抢书就被撕坏,涵养再差一点的,回头直接抽个耳光,一切努力都完蛋了。
招法二,善用孩子的兴趣爱好。我儿子喜欢玩电脑游戏《大航海时代》,我顺便给他讲了讲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帆船的一些知识,当然这是我在他玩上游戏后,自己补课找资料学习的。孩子对此产生兴趣。我给他买了《简明科学》中的《世界与历史》《机械与技术》,书里面有大段的章节讲帆船、海盗。这两本书孩子看了都不下20遍。《世界与历史》中,关于古埃及、骑士、印第安人历史的部分,孩子看了也特别喜欢,并对历史产生了兴趣。目前孩子正在读关于二战的历史,他自己从图书馆借的。孩子在书店买了《什么是什么》系列中第4辑的《海盗的传说》,爱不释手。他希望我把第4辑其余书籍拿下,我一狠心把这套百科全书120本全部买下。孩子未必对这套书全部都喜欢,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兴趣是会变迁的,智慧的火花瞬间点亮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引导。
招法三,善用孩子的自尊心和比较心理。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喜欢交流喜欢玩的电脑游戏,喜欢看的书籍。如果哪个孩子没看过,插不上嘴,他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我儿子买超级小虎队就是因为这原因,这本书实际上很一般。我觉得偶尔读一读这种可读可不读的书,也无伤大局,就随孩子去了。对读书还没有产生兴趣的孩子来讲,这正是培养阅读兴趣好机会。如果他暂时还不喜欢其他类型的书籍,可以先看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巩固阅读习惯。我个人觉得福尔摩斯系列即便是实在喜欢,也应该放到初中再读,不太适合小孩子读,但是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个大前提下,是可以适当变通的。
招法四,和喜欢阅读,家里藏书多,家庭读书氛围浓的孩子交朋友。这对于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家庭很适用。
最后一招,可以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招我没试过,因为也没这个必要。如果孩子真要到了试这一招的时候,您这做父母的那得多失败啊,就死马当活马医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对阅读能够产生兴趣,那么他的兴趣就会如同水一样会慢慢的溢出来,爱上其他读物的。
书籍的选择极其重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乱教育不如不教育,乱读书不如不读书,误用光阴不如浪费光阴。但是不幸的是,那些对孩子乱教育,指导孩子乱读书,误用孩子光阴的父母,却认为自己百分之百正确。而教育呢,是一个慢功夫的事,等察觉到的时候,往往大错铸成,一切都晚了。
——孟令军
人的教育按照重要性依次为:价值观体系的建立,心理行为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体系的建立。其中,前两项决定了一个人能否真正获得幸福和快乐,决定了他(她)能否品行优秀(这是很多父母没有文化的家庭培养出优秀孩子奥秘所在)。后两项决定了他(她)能否才华优秀。
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包括具体形象思维和高级形象思维(在心理学上称为想象力)。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按思维的维度分为点式思维,线性思维,平面思维,多维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和高级形象思维(想象力)的基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螺旋往复上升的过程。想象力如同风筝,抽象思维如同手中的线。如果这根线,没有制造结实,风筝很容易成了断线的风筝。
抽象思维是构建知识体系重要的环节,知识好比珍珠,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仿佛一根根线,可以把珍珠串起来。抽象思维能力好的人,说话、做事的时候,会比较有条理,思路清晰,很容易让自己的知识形成体系。
说到价值观体系和心理行为能力,他们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如果用简单的话来概括的话,价值观体系是“我要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我要选择怎样的生活”,心理行为能力是“我怎么成为这样的人,怎样追求我的生活”。价值观体系其实是非常复杂的,至少要达到平面思维的层次,才能真正的理解。以点式思维方式来操控至少二维的价值观体系,这价值观体系非混乱不可。很不幸,中国的教育对思维能力的有意戕害,导致了很多人,还停留在点式思维这个层面上。一个国家大量的国民价值观体系混乱,做人全无标准和底线,乱象百出还奇怪吗?             除了知识体系非常依赖书籍外,其他的也可以在生活中通过其他方式学习到。12岁之前,心理行为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培养应该完成或者接近完成,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和价值观体系的建立,应该基本完成。这是孩子教育最为关键的一段时期,孩子在这个时期接受和学习能力最快,吸收能力最强。如果前期06岁出了问题,12岁之前相对还容易矫正和弥补。一旦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做错了或者没有做,矫正和弥补的难度太大了。
成年之后,无论多么出色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我们都和它保持一定的距离,可能是因为我们足够理性,也可能是我们麻木。但是对于孩子,这个时期,精神产品(书籍和影视作品)很容易介入他们的世界,形成强烈精神共鸣,进而形成强大的精神驱动力。
这一点,我自己就深有体会。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里面讲的几位科学家的故事,其中的一些细节,至今还记得。第一个细节,是数学家华罗庚70多岁高龄出访日本,正好在日本过他的寿辰。寿宴上,华老要一口气吹灭生日蛋糕上的70多个点燃蜡烛,这对于一个70多岁的老人,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华老吹的时候,没想到真的全部吹灭了。原来是一位日本数学家帮他吹呢。第二个细节,是古罗马人攻打希腊,闯进了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房间。阿基米德正在地上画图形,思考问题,直到罗马士兵的剑尖伸到了他鼻子前,他才发现。他对罗马士兵说:“等我解完这道题,再砍我的头。”这些故事,强烈的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我从此立志要当一名数学家,并为此努力。这是玩真的,不是像现在的孩子随便说说。
我小时候,大概是很笨,所以被人起了个“傻子”的外号。后来我母亲告诉我,小时候的确很笨。乃至于到了高中时,我叔还夸我是“一百斤面做的寿桃,废物点心一个”。更要命的是,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我父母为了教育的质量,把我送到了城里奶奶家读书,而我奶奶家的条件实在太差,每天姑姑叔叔们都去,如同市场一般热闹。估计一般的孩子,在这样的打击下,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交代了。幸而我不是,我成了我们这个家族和这个家族血缘很近的圈子里面第一个大学生,而且是全国重点大学。要知道我读书的那个时候,连中专生都算上,录取率也就30%左右。
虽然我最后没有做成数学家,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应该有的品质“追求真理,勤于思考,探寻真相”,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为我一生的追求。
这里正好还有一个相反的案例。大概是洛阳的一个孩子吧,在同学家里看了一部电影《古惑仔之只手遮天》。后来孩子浪子回头,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了它。他说这部片子让他很震撼,他当时觉得那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要像陈浩南一样。其实他父母特别的善良,老实本分,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是不会出太大问题的。当一个人在精神世界形成内在的驱动力,外界的环境是阻挠不了他的追求的。不幸的是,他追求了一个错误的目标,建立的是错误的价值体系。从此这个孩子打架斗殴,为朋友“两肋插刀”,他父母的说服没有任何用处。直到一次,被砍成重伤,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才幡然醒悟。
可能朋友们觉得我这段这些话和选择书籍关系不太大。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是想着重说明这个时期的关键。阅读对这几项都有重要甚至是主要的影响。这个时期不但是养成读书爱好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读书品位的重要时期,所以读书的起点一定要高,而且必须适合孩子自身特质。如果被不良精神产品和不良教育,甚至也包括不适合孩子的经典文学“污染”,都有可能造成一生缓不过气来。所以这个时期作为父母对于孩子所读的书籍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指导,年龄越小越应该如此(但是切记,乱干预还不如不干预,乱读书还不如不读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读书品味的养成,孩子自然而然就排斥低劣的读物。父母要逐渐让孩子自己选择书籍,父母只提供参考意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4-30 18:50:53 | 只看该作者
家长易论坛建的不错哦
板凳
发表于 2012-4-30 18:50:5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地板
发表于 2012-5-1 03:15:2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啦嘿嘿  
5
发表于 2012-5-1 03:15:28 | 只看该作者
观看中 ····
6
发表于 2012-5-1 04:55: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哦  
7
发表于 2012-5-1 09:12:32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加油啊!偶一定会追随你左右,哈哈  
8
发表于 2012-5-1 10:48:54 | 只看该作者
{:4_131:}
9
发表于 2012-5-1 10:48:54 | 只看该作者
占个位再说  
10
发表于 2012-5-1 11:58:07 | 只看该作者
看贴回复是好习惯  
11
发表于 2012-5-1 11:58:0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有才  
12
发表于 2012-5-1 14:18:07 | 只看该作者
家长易论坛建的不错哦
13
发表于 2012-5-1 14:18:0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14
发表于 2012-5-1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是种美德,嘻嘻
15
发表于 2012-5-1 19:58:19 | 只看该作者
{:4_91:}大家都快来看好贴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4 11:31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