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资料] 孝感市2013年中考理综化学试题第16题解析与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5:52: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考过后,笔者仔细研究了2013年我市中考化学试卷,为今年出现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试题拍手叫好。其中理综试卷化学部分的选择题第16题,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现作简要评析,与大家共赏。
  【题目】
  【解析】
  本题以化学实验为依托,考查了稀盐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盐酸的挥发性,盐酸与金属、碳酸盐和碱的反应。
  A,由于“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说明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A选项中的固体KOH与稀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虽然可以理解成酸碱中和反应放热使空气膨胀,但是不可能“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从而排除了A;
  B,再根据题目中“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的现象可以排除B选项,因为B中反应生成CO2和NaOH反应不会生成沉淀;
  C,正确答案只能选C,理由是:
  (1)Zn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符合题目中“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的题意,
  (2)金属与酸反应放热,一会儿之后使稀盐酸的温度升高,HCl气体的溶解度下降,从溶液中挥发出来,通过导气管进入乙试管溶液中,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
  D,D选项中反应生成的CO2与Ca(OH)2反应会立即产生沉淀,而不会出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的现象,因而D也要排除;
  【评价】
  该试题表现以下特点:
  (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该命题素材,创设了精巧、新颖的试题情境来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联系可能用到的相关知识,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立足于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让学生感悟了学习化学的价值。
  (2)兼顾知识覆盖面,考查了主干知识.就化学学科而言该题考查了盐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盐酸的挥发性,盐酸与金属、碳酸盐和碱的反应,以及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其中酸的性质是初中化学重点、主干知识。
  (3) 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能够较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的问题,着力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个性。
  【启示】
  化学教学要重视实验教学,要正常开展实验活动。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工具,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催化剂,更重要的是在化学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对实验予以足够的重视,不要因为某些化学实验存在污染和危险而不去做,因噎废食不是解决化学实验中污染的好办法,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学生去改进实验,使存在污染的实验变为少污染甚至是无污染的实验。改进实验方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资料,调动思维,因此实验方法改进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合理安排教材中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九年级化学教材(仁爱版)中的“活动与探究”很多。在实验活动设计中,没有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堂实验”、“实验习题”,对实验基本技能的练习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指派。教师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依据,合理安排学生做好实验。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分别让学生亲自向石蕊试液和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通过亲自实验,并观察到了实验现象,教师再作分析、归纳,就很容易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从以下几点谈谈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例如,探究常见的金属铁生锈的条件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适应《新课标》实施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师单独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例如,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发质的影响时,就可以作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的协同实验。
  (3)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思维流畅,信息沟通,反馈畅通,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传统的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在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的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训练和加强,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竹子里有什么气体”。
  (4)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一点应反映在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物质,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对鸡蛋壳的成分的进行探究;学校也可以创造条件全面适当地开放实验室,使学生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进行一些小实验,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以此发展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大胆质疑,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2.做好典型实验,让学生触类旁通。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学化学就实验内容来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①物质制取实验;②物质性质实验;③化学与生活实验;④有关概念定律阐明实验;⑤有关定量计算实验。而每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都有规律可循,因而教师应做好典型实验,让学生触类旁通。由典型实验引导、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演示实验更形象更直观,效果更优化。
  4.适当补充和改进实验,做好实验的开发和拓展。九年级化学教材(沪教版)中的有些实验内容比较空洞,缺少说服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不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宗旨,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补充。
  5.充分发挥教师在实验探究中的组织引导作用,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求异思维,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竹子里有什么气体”。
  6.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为实验教学服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4-20 12:03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