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图B5-2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2.下列是一位同学测量记录的结果,正确的是 ( )  
  
  A.一本字典的厚度3.5毫米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米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厘米 D.一根头发丝的直径7×10-3米  
  
  3.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 )  
  
  A.6.7×104米 B.6.7×105米  
  
  C.6.7×106米 D.6.7×107米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 cm,5.36 cm,5.36 cm,  
  
  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 )  
  
  A.5.36 cm B.5.363 cm C.5.3633 cm D.5.36333 cm  
  
  5.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6.从图B5-3的两幅组成的画中,请你观察并判断两车的运动情况是 ( )  
  
  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B.卡车静止,轿车 运动  
  
  C.两车都运动  
  
  D.两车都静止  
  
  图B5-3  
  
  7.测 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 m,下面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用尺的最小分度是毫米 B.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C.末位数字是准确数 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  
  
  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  
  
  2∶3,则速度之比为 ( )  
  
  A.9∶4 B.4∶9 C.1∶1 D.3∶2  
  
  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在第2 min内  
  
  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它在第3 min内 ( )  
  
  A.通过的路程一定是360m B.平均速度一定大于4 m/s  
  
  C.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120 m D.通过的路程和平均速度都无法确定  
  
  10.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  
  
  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1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 的(  )  
  
  A.频率不同 B.振幅不同  
  
  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 D.响度不同  
  
  12.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 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 B.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  
  
  C.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 D.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  
  
  13.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B.听诊器能改变 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加,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变大  
  
  C.听诊器能改变听者与 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14.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C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5.将正在发声 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完整版下载: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七.doc
(299 KB, 下载次数: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