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中考考生的压力到底来自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19:1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你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面对父母的唠叨,你怎么看”……昨日,武汉市育才中学一项针对340名初三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中考临近,半数考生称压力来自家庭和自己。面对家长的焦虑和唠叨,绝大多数考生表示“理解”。
  七成考生熬夜冲刺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考生也进入到紧张的冲刺阶段。现在中考生的睡眠情况如何,七成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每天睡6小时左右。这样的休息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当被问及“你现在想得最多的事是什么”时,绝大多数考生毫不犹豫地选择“睡觉”。学生们感叹,备考太累了,想好好睡一觉。
    尽管疲倦,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考,中考生脑子里的弦仍绷得很紧,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也有考生认为时间实在是不够用。
    考生为何这么累?该校校长陈鸿奇称,越是到紧张的时刻,考生开夜车学习的现象越是普遍。冲刺阶段主要还是靠考生自主复习,很多考生患得患失,认为自己总是复习不到位。中考毕竟是一场竞争,考生之间也相互“拼”着,似乎谁熬夜时间长,中考胜算越大。打疲劳战的后果是,一到课间,学生集体趴在课桌上休息,到室外活动锻炼的很少。
  临考情绪各有不同
  “如果要你一句话形容中考,你会怎么说?”当老师抛出这样的问题,考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不过,对中考充满期待仍是主流。
    希望派:中考意味着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意味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斗志派: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我充满期待,不会畏缩。也有考生显得悲观,称“中考意味着茶几上的杯具被打破”。部分考生甚至将中考形容成“末日到来”。
    调查发现,在绝大多数考生眼中,中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成功跨越,人生便看得到希望。如果失利,意味着将来前途暗淡。
    对于考生的心理波动,陈鸿奇校长认为这很正常。“没有这种波动,人生就不会完美。”但他同时认为,中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体验,并非人生转折点。他建议,考生不要把中考看得太“重”,对中考结果患得患失。拼搏了三年,这只是检验收获的一种方式。
  考生理解家长压力
    组织问卷调查的老师发现,考生有压力,但压力并非来自学校。
    半数学生称“压力主要来自家庭和自己”。一些考生坦言,复习阶段自己总是莫名其妙地感到烦躁、情绪低落。除了精神不振,生理上也产生不适,超过50%的考生偶尔觉得自己浑身乏力。
    可怜天下父母心。面临中考,有的家长比考生更紧张,唠叨得也多了。出乎老师们意料的是,绝大多数考生不再把父母的唠叨当作“折磨”,或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80%以上的考生选择对父母表示理解,他们认为“父母不容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他们这样的关心是对自己最好的激励。”
    对此,陈鸿奇校长表示,考生现已处于心理疲倦期,因为压力达到极限,反而麻木。家长的唠叨反能起到刺激作用。
  冲刺讲究查漏补缺
  冲刺阶段,改变学习状态和方法成了众多考生最大的困惑。昨日,针对中考生目前的状态,该校30名老师摆摊设点帮中考生答疑解惑,考生们咨询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陈鸿奇校长建议,备考的最后期间,考生切忌盲目做题,查漏补缺才是关键。
    他还提醒考生,除了调整学习方法,还要合理安排作息,不要再打疲劳战。心理上也要学会调试自己,如果发现自己产生不良情绪,及时向家长、同学和老师倾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5-21 08:38:4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好像之前没见过  
板凳
发表于 2012-5-22 08:57:0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回帖算是一种没德德,所以我快成圣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16 10:00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