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库] 2012高考作文重庆卷作文题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1:2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一座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被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道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明天见’。”“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近几年的重庆高考作文大多是命题作文,今年突然青睐于材料作文,无疑给重庆考生提了个醒,今后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有向材料作文发展的趋势。材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由此看来,命题者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同时,材料作文更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自身情感、责任、态度。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关注一些发生在身边的事,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洞察能力。
    这一则叙事性的材料,总体是针对人心冷漠的现象,体现人文关怀,呼唤社会的真善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从工人的角度分析:体现出以诚相待与平等友爱的情怀,尊重和礼仪的内涵。普通的一位工人,在车间出入时每天都能向保安问好并道声再见,渗透着这位普通工人的淳朴之爱、牵挂之情、善良之举。中国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尚往来”,可以从礼仪、友善、关爱这些方面入手;同时,全厂只有这一位工人向保安问好,如若将保安换作领导,可能就不只是这一位工人向他问好了。所以,这里还透露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尊重;这位工人每天都坚持这样做,体现了一个习惯问题;如果再提炼更深一层的含义,可以看出人性的温暖和善良。分析时,要抓住“唯一”“每天”“你好”“明天见”等关键词。
    从保安的角度分析:体现了他的感恩情怀和责任意识。保安每天都在等待这名工人的“你好”和“明天见”,这是一个习惯;同时,保安因为一句简单的问候,找寻了工厂的每个角落,最后挽救了工人的生命,说明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感恩之心。在写感恩话题时,要切记这不是常说的养育之恩的感激,而是一种社会的感恩,适合用社会上的例子,体现普通人之间的感动之情。检查冷库,并不是保安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他这样做了,这是在接受关爱的同时,内心升起的一种责任,这份责任已超越了职权,是一种良心的责任。分析时,要抓住“每天”“寻找”“日常工作”等关键词。
    综合整则材料来看,应该追根溯源来分析起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关爱与拯救,习惯与生命,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全局入手,更能把握出题者的意图。
    这则材料可写的角度很多,要深入却不太容易。在写作时,一定要考虑角度,切忌大而空或立意狭窄。
  评审条形码
    评卷组老师指出,在评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写作时,要深刻理解材料,不能脱离材料的内涵而歪曲地理解。如果主旨游离于材之外,应酌情判为“基本符合题意”或“偏离题意”。
    二、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如果完全没有结合自己的感悟,突出自我,但文章总体思路明确,也应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三、认定作文抄袭要有证据,一旦认定,只能给20分以下。
    四、字迹工整、美观,即使不漂亮也必须好认。
  素材链
  “最美妈妈”吴菊萍
   2011年7月2日,杭州某小区,两岁女孩妞妞突然从10楼高空坠落,眼看一出悲剧即将上演。刹那间,一个勇敢的妈妈甩掉高跟鞋,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徒手抱接了女孩,自己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但是,由于她奋不顾身的这一接,女孩幼小的生命得救了。这惊险而感人的一幕,无数网民为之动容,徒手接住坠楼女孩的英雄妈妈被称为“最美妈妈”。这位名叫吴菊萍的80后母亲,很平凡,平凡得没有人能说出她以前曾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她确实又很伟大,有网友用物理公式估算出,吴菊萍在接到小女孩的一瞬间,她的手臂相当于承受了一个300多公斤的物体。人的大爱,在她伸手一接的刹那绽放出最美丽的光辉。有人问她:“你怎么知道能接得住妞妞啊?”吴菊萍说,生过孩子,就知道养一个孩子有多不容易,知道孩子对一个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看着孩子掉下来,总要接接看。”而这只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吴菊萍被评为2011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解读一:强与弱、善良、伟大
    孩子是幼小而孱弱的生命,是社会生活中的弱者,对他们的任何伤害都意味着社会底线的倒退。吴菊萍奋不顾身的一接,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最善良的情感,因而显得伟大而弥足珍贵。
    解读二:珍爱、关爱、真情
    救人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这种本能,其实就是对生命的珍视和关爱。吴菊萍的善良,让我们感觉到人世间的温暖和无处不在的真情。当人们慨叹现代人的奉献精神在消失、善良的人性在减弱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例子,无疑是欣慰而激动的。
    解读三:勇气、本真、生命
    对比老人跌倒街头,卡在栏杆中无人相救凄然逝去的冷漠;对比公交车上乘客被劫,一车人面面相觑噤若寒蝉的懦弱;对比酒驾司机一言不合,疯狂冲向路边人群的残暴……生存压力、失业威胁、家庭事业的矛盾、人际关系的疏远等等,给国人的精神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巨大的压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赞美吴菊萍的勇敢义举,因为稀缺,因为本真,也因为热爱生命和互相扶助,才是这个社会的主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9 16:52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