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教育无个性,焉能培养学生灵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6: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人说“文如其人”,意思是说一篇文章的风格,大致能反映出作者的性格特点。但是这句古话,放到如今的中小学生作文这里,未必还行得通。某日的晚报新闻中说,在复旦附中举行的黄玉峰语文教学研讨上,专家批评“中学生的写作教学在技术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路上滑得太远了”,呼吁语文老师需要有自主的思想,保护学生的个性和灵性的培育。
  与会专家们的良苦用心不难理解,但这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悖论:在目前公认的缺乏个性和灵性的考试制度之下,如何培养出富有个性和灵性的学生?
  我们都知道,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教育,尤其是作文教育,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和理论性的学习,它还可能对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更为综合的影响: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学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的养成,等等,这也正是“人如其文”的由来。近年来,每次中考或高考结束之后,除了“满分作文”外,媒体和公众更热衷于追踪一些剑走偏锋的“奇文”,如“古龙体”、“琼瑶体”、“奥运体”,甚至还有洋洋大观的“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集,这些作文或者文采飞扬、或者妙趣横生,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会好奇作文背后的作者到底是何等模样。
  但现实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都要面对竞争激励的考试,学校和语文老师也要面对升学率的强大压力。这样的考试教育是缺乏个性和灵性的,势必导致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难以兼顾个性和灵性。要求语文老师有“自主的思想”,脱离功利主义,谈何容易!再说,中考或高考作文不同于新概念作文大赛,个性和灵性,往往要冒一定的风险。语文试卷阅卷过程中,前面的选择题、填空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而作文评分则无法避免阅卷老师的人为因素。如果对着一篇剑走偏锋的作文,几位阅卷老师同时皱起眉头,这考生基本就只能自认倒霉,谁让他作文“偏题”了呢?即便有申请重阅的可能,也要经历太多的周折。于是,语文老师平时也许会鼓励学生写一些充满个性和灵性的作文,但面对考试,大多数老师都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只求“正统”和“到位”,能入得了阅卷老师的法眼。比如面对一个作文题目,老师首先教学生“解题”,即揣摩出题老师的心思:他想让你写什么?这个题目跟今年的什么重大事件有关?写哪几个点会得高分?——事实上,这样的“技术主义”,在考试之前,可能更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要让作文教育彻底脱离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方法其实并不难,只要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分数是唯一的通行证,那么学生的负担就难以减轻,又如何在作文中充分表现个性和灵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4-12 15:43:36 | 只看该作者
抢座位来了  
板凳
发表于 2012-4-12 15:43:3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天底下好事多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11 03:46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