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命题组解读2013武汉中考试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9:1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昨日中考结束,武汉市中考命题组专家对今年的中考各科试卷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报特择要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和考生。
  语文
  以人为本凸显语文“气质”
  全卷体现了语文教育对“人”的关注。关注“人”的精神的成长、灵魂的塑造、思维的激活、能力的推进。语文卷着重关注语文教育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现代文阅读《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状,关注传统道德的引领作用;写作题的设计,瞄准“看”与“看见”的差异,引导学生关注表面现象背后存在的真知、真相、真理、真情,学会用头脑和灵魂去看世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地为塑造“武汉形象”建言献策,唤醒内心的责任感。
  试卷还特别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如综合性学习第18题,针对武汉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建言献策。这样的思考,从身边生活现象入手,解决身边生活存在的问题,运用学习语文获得的能力表达。
  数学
  课本中开拓 热点中突围
  数学试卷特点可概括为:在课本中开拓,在热点中突围,鼓励诚实备考,彰显公平正义。
  试题重视应用的考查,如关于函数图像的填空题,关于概率的解答题,都源于现实。图象题由活动的虚拟到物流的真实,概率题由配对游戏到“钥匙与锁”的现实问题。但所有这些应用题的背景,都取自于课本,而不是其他媒体。
  试卷还重视创新意识的考查。几何综合题,在四边形中添加一对相交线段,探求这对线段的比。由矩形到平行四边形,思维层次不断提升,给不同的考生提供了不同的平台。
  压轴题返璞归真,选用了最基本的抛物线,考查的是数与式的核心内容和数形结合、转化等重要数学思想。
  英语
  注重基础 突出交际能力
  英语试卷难易度适中,覆盖面广,选材关注了积极的价值取向。注重基础考查,突出交际能力
  听力测试考查了学生对日常话题的理解和做出反应的能力。话题包括问候、购物、邀请、谈论天气等。笔试部分里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时态和日常交际的理解和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运用都设置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篇阅读材料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彰显时代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如完形填空的材料讲述了政府对高考落榜学生的关怀。阅读理解材料A篇是一则旅游广告,B篇介绍了一个西方教授的独特教学方法。C篇讲述了一个美国商人和一个墨西哥渔夫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物理
  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
  试卷结构与四月调考、五月供题试卷保持一致,试题覆盖面广,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了约80%的A级知识点及全部B级知识点,“运动和相互作用”约占41%,“能量”约占47%,物质约占21%,科学探究约占35%。
  不少试题来源于教材,如试题中的11、12等题来源于教材中的正式或课后习题,24、25等题来源于教材中的实验。
  试题多处素材源自于生活、生产和科技技术,如“天宫一号”、纳米材料、滑板车等,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建立物理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如15题选自九年级教材第17章的正文部分,以能量为考查点,引发考生对能源和环保问题的思考。
  化学
  关注生活 注重环境保护
  此次中考化学题,考查识记水平的有6分,约占11%,理解水平的有10分,约占19%,简单应用水平12分,约占22%,问题解决水平的有26分。约占48%。
  试题通过铁钉生锈、冰雪消融、蜡烛溶化、灯泡发光、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白色污染、汽油起火的扑灭方法、水资源的保护、尾气处理与空气的污染等为素材,体现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对人类的作用,提升学生对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体现化学在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思想品德
  弘扬主旋律 汇聚正能量
  试题融地域性、时代性、教育性于一体,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
  试题将“我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体现了放眼未来的视野,如“新南巡”、北斗导航科技成果、伦敦奥运会等均被入选试题材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两岸“花好月圆”;中国梦、武汉梦等,都在试题中得到体现。
  试题关注家乡武汉的发展,彰显武汉地域特色,如武汉公交新规的实施;“书香江城”主题读书活动;实现登顶珠峰梦的武汉大学生陈晨等。
  试题取材新“美”,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如33题,创设适合学生的社区活动;34题,创设适合学生的主题班会活动。
  历史
  保持稳定 兼顾求新
  试卷在考查目标、内容安排,题型比例等方面保持稳定,在试题结构、问题思路、呈现形式上兼顾创新。命题取向上贴近学生、贴近社会。
  试题注重基础,凸显学科主干知识,试题选取中外近现代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重要历史人物,如孙中山、林肯、拿破仑;重要历史现象,如经济全球化;重要文明成果,如科技进步、制度创新、重要文献等。
  历史热点考查量大幅度减少,角度发生变化,不贴标签,规避猜题、押题,如第17题从历史底蕴角度联系武汉发展中的武汉城市精神问题,第18题从近现代史上的角度思考民族复兴(中国梦)问题,第32题第(4)问从世界背景理解中国民族复兴问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3-6-22 09:36:48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得很到位。
板凳
发表于 2013-6-22 09:47:47 | 只看该作者
很牛。。。
地板
发表于 2013-6-22 09:59:14 | 只看该作者
解释得太到位了
5
发表于 2013-6-22 17:58: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6
发表于 2013-6-23 08:32:56 | 只看该作者
很给力的分析
7
发表于 2013-6-23 09:44:3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一下 ~~~~~
8
发表于 2013-6-23 10:13:4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分析有组于学生应考。
9
发表于 2013-6-24 13:58:03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来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11 20:00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