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 语文乐无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15:2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同时又充满了乐趣。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乐学”早有精辟的见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的意思。)这就深刻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就应该是充满乐趣的,而且应该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把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和“我乐学”,才会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语文课上学得有滋有味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要针对不同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实际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课堂的导入
每节课的前三分钟,是这节课的“热身”时间。我认为这三分钟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表演:如作自我介绍、讲一个小故事、背诵一首诗词,朗诵一篇美文,作一次小演讲等等。我曾经在中专一年级的两个学期中,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在课前3分钟内由易到难地开展上述活动,效果不错。学生经过这样的“热身”,“口”和“脑”都动起来了:有的同学讲故事、讲笑话,讲得像模像样;还有的同学发表自己对时事的看法,也说得有板有眼,不乏独立的见解;有的同学甚至将亲手写的诗读给大家听,竟也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这样的课堂情境,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习语言和文字的氛围,同时也轻而易举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达到了组织教学的目的。我们还担心他们上语文课不积极思考,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吗?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2. 新课的导入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如果能创设良好的情境,恰当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兴趣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的心理状态,就能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情境教学可以用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意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教学在一开始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中专学校的新生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更多地喜欢运用形象思维去接受知识,而创设良好的情境则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的活力,使他们在易感、易知、易解的情境中进入课文。
在讲《故乡的榕树》这一课时,我就曾根据学生刚来校不久的心情以及作者对故乡的描写和思念,尝试用设置情景法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来到这所美丽的学校将近两个月了,这近两个月的时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呢?恐怕除了思念还是思念吧!吃饭时思的是妈妈做的可口饭菜,睡觉时念的是家乡的亲朋好友和家乡的山山水水。这么浓的思乡之情却因远在异乡求学而不能直接向亲人表达,怎么办?那么就让这乡情化作一枚小小的邮票,捎去你的思念、带去你的乡情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非常生动、感人的思旧怀乡的课文《故乡的榕树》……”这样的导入会使学生的思绪很快随着教师的引导进入课文。
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大多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想源于疑。通过有趣的问题,以疑激趣,最容易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讲《提醒幸福》一课时,我讲了《猫抓尾巴》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猫,它很想得到幸福。一天,它听上帝说:“你的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说到这里,我停了下来,提出疑问:“大家想一想,上帝所说的‘幸福就在尾巴上’是什么意思呢?”这就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有的还交头接耳挺认真地讨论。这时,学生就由“疑”而生“趣”了。几分钟后,我接着讲下去——于是它拼命地抓自己的尾巴,结果它在原地不停地打转,而且非常辛苦,丝毫没有幸福感。上帝见此情景,就对猫说:“其实拥有幸福并不难,只要你昂首阔步向前走,幸福就会跟你走!”学生被这个形象生动而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格外认真、投入。一堂课好的开始犹如一场好戏的开头,能紧紧地扣动“观众”的心弦,使学生快速“入戏”。总之,在讲授新课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来创设有益于学生思考、学习的各类情境,使学生能快速、自觉地被引入兴趣盎然的状态中,达到酝酿情绪,带入情境的目的。
二、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说导入新课时兴趣是启动思维的兴奋剂,那么在讲课过程中,兴趣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催化剂。
中专学生由于年龄心理特征具有的“新、奇”感和社会心理特征具有“时代印记”,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的强烈的个体意识倾向性。他们在听课时,不喜欢老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如解题、背景、范读、正音……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作业等,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昏昏欲睡,很难激发他们学习乐趣。因此,我们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设置情境法、讲读法、比较法、谈话法等进行教学。在讲授《故乡的榕树》一文时,除前文所述,导入新课时用“情境设置法”外,在讲到对故乡的榕树和榕树周围景色的生动描写以及儿时的游戏和幻想时,我们不妨用“讲读法”。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教师恰当启发他们去回忆“故乡”的美和作者儿时的天真浪漫。特别是两段情深意切的直接抒情,让学生多读几遍,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而思乡之情更深。这时,如果我们这样启发学生:“是啊!作为一个多年没有回到家乡怀抱的海外游子,怎能不思乡!况且故乡有那梦中的卷曲飘拂着长须的大榕树,有那看得见彩色鹅卵石的清澈的小溪,还有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以及那勤劳善良的乡亲们,叫他怎么不思乡!那么,你们的家乡有那么美丽动人吗?你们的乡情有如此浓厚吗?请同学们口头谈谈自己的家乡,把你家乡特有的美描绘出来给大家去感受、去分享。”通过这样的过渡,自然地转入“谈话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家乡人、事、景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感情得到宣泄,还能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让课堂活跃起来。最后我们还可以运用“比较法”将本文与初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描写相比较,不仅会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而且会从比较中悟出写景抒情的某些方法和规律。
三、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老师的教授内容,这就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对周围环境缺乏应有的判断力,也不符合中专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心理素质成长的需求。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课堂上让老师只当导演,不当主角,让学生做主角,在做主角的过程中体现其“学习主体”的地位。
采取“老师少讲,腾出时间给学生多说”的方法,可以使语文课实际上成为让学生开展听、说、读、写训练的大平台。我体会到要启发和“逼迫”学生开口,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如在“自我介绍”中,同学们可以就环境的改变,谈谈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及感受;在课堂上就课本内容引发学生发言,或喜或悲,有怒有哀,如讲到《琐忆》一文中鲁迅“代为补鞋”一事时,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年轻人不尊重长辈、没教养;还有的同学说鲁迅对年轻人太过溺爱,结果年轻人变得很懒,等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再由我加以点评和引导,归纳出鲁迅先生对青年、对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鲜明立场——“俯首甘为孺子牛”。另外,除了对授课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诱导性、启发性“精讲”外,还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及各界舆论进行思考,培养其思维的开放性,并让他们进行相关口语训练。如“在我们这个班集体里”“我想说的……”等口头作文时发表见解,还学生以课堂主角地位,让台前的教师尽量少讲、精讲,倾听学生心声,创造机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四、多赞赏,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要使学生思学、乐学,除了教学中注意寻趣、激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外,还应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贬斥。美国管理学家玛丽·凯说:“赞美是一种有效而且不可思议的力量。”获得老师的赞赏也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要。当学生取得一定成绩、进步,或拥有某种能力,或回答问题较好时,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赏。老师的赞赏既体现了老师对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又可以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成功感,进而升华成为激发他继续努力的信心、决心和勇气,鞭策他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而我在教学实践中也体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学习或某方面较差的学生更需要鼓励。比如,我们学校多数学生来自广东省的各个地区,各地的方言差别很大,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同学经常因为语言问题闹出笑话而被同学嘲笑,因此自卑心理非常严重。而在“课前三分钟”这个环节中,我规定同学们必须用普通话来讲以达到锻炼的目的。记得有位来自湛江的同学根本不会说普通话,在这个环节中他的讲话结果可想而知,只见他用非常生硬的普通话说:“代(大)姐(家)好!……”下面的同学已笑成一团。面对这种尴尬场面这个学生羞红了脸,欲回座位,这时我及时赞美他讲得不错、鼓励他继续讲下去,同时提醒台下同学做“文明观众”……讲完后我带头鼓掌……然后在讲评中我特别表扬了该生勇敢、大胆地用普通话来讲话的精神,并且给他的分数相对的高一些,该生的积极性大增。在第二轮的“讲故事”环节中他已经基本可以用流畅的普通话来表达了,在同学面前也恢复了往日的自信。
我们要尊重全体学生,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不理想或某方面较差、曾有过失或生理有缺陷的学生,更应加倍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赞赏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肯定就是一种无形的鼓舞和鞭策。课堂上一次大胆的发言,一个新颖的造句,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一次有进步的作业,一次学习新方法的尝试,一个词语精妙得当的运用,作文中一个精巧的构思等,这些都是我们尊重学生和赞赏学生的好机会。这样的做法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思学、乐学,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为了引导学生学好语文,让语文课充满乐趣,我想,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思路,这就是:“学海无涯乐作舟,书山有路趣为径。”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精心设计,积极寻趣、巧妙激趣,为学生学好语文铺设一个一个“乐学”的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从“兴趣”发展到“乐趣”。这样,我们就能从根本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是那些看起来枯燥无味的课程,也能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乐在其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4-6 16:45:12 | 只看该作者
做一个,做好了,请看  
板凳
发表于 2012-4-6 20:52:44 | 只看该作者
感謝樓主  
地板
发表于 2012-4-9 09:5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一下嘛  
5
发表于 2012-4-13 14:06:33 | 只看该作者
顶顶更健康,越顶吃的越香。  
6
发表于 2012-4-13 14:06:33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这么强的文章,我想说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说什么好,想来想去只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18 08:21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