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2012年武汉中考指导手册之中考估分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4:5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烨晚 于 2012-5-15 14:55 编辑

中考估分技巧

  由于武汉是采用“先报志愿,后中考”的规定,那无疑给学生们的估分、填报志愿增添了很多悬念,高估或者低估都有可能对学生们的择校带来很严重的影响,“高分低录”、“低分落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中考估分就变得十分的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不让“高分低录”、“低分落榜”这种事情在自己身上上演,如何才能比较准确的估分呢,且看下文分解。

(一)“位置值”改为“分数制”

      可能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用位置值估分,但是不得不承认利用分数估分要比位置值估分容易很多,这里少了一步分数换算成位置值,这个过程还是很复杂的,所以今年的估分会简单很多。

(二)估分前首先要统一标准

      在各科总分的估分统计中,首先要统一参考标准。以往分数统计一般有两种统计方式。一是按照中考书面考试科目计算: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物理76分,化学54分,政治40分,历史40分,笔试满分570分;二是按照所有考查、考试科目总分,中考笔试总分570分,加上体育30分,满分600分统计。在参照估分时一定要注意统一标准,尤其是参考各所学校志愿填报预估线时,应问清学校给出的志愿填报预估线是否包含考查科目与体育分数。

(三)估分的加权策略

  由于武汉是在中考之前进行填报志愿,所以对于初三学生无疑中考前的元月调考、四月调考尤为重要,而五月调考则一般只是为了增强考生考前的信心,题目设置的比较简单,和中考试题只是形式相同,但是难度上相差比较大。所以五月调考成绩不会用到中考估分中。

  元月调考和四月调考相差四个月,在这段时间一般学生还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所以四月调考的成绩要比元月调考成绩更加贴近中考,自然四月调考的成绩所占的加权值更大,而在这里我们也不能忽视平时小考的成绩,比如初三下学期的周考、月考成绩,自己可以估出一个平均值,然后按照估分值=四月调考×50%+平时成绩×30%+元月调考20%的方式为自己估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家长币 +10 收起 理由
学以致用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4:56:04 | 只看该作者
(四)不要随意“去掉小分”

估分时“宜紧不宜松”,考虑小分。通常,单科目计入总分时不要随意“去掉小分”,中考一分之差可能就是一个档次。建议考生至少试估3次分。第一次是按正常估分、松紧适当、宽严适宜;第二次是按从松估分,即稍微松一点,将可得可不得的“模棱两可分”估算在内;第三次是按从紧估分,即稍微紧一点,将可得分可不得分及“模棱两可的分”均不估算在内。具体评分时,答案与评分标准完全吻合或十分吻合的,可以估满分或扣少量分。如果出现答案与评分标准有差异的,应该和任课老师沟通,征求老师意见。


(五)引起“估分”误差的原因

  并不是每个学生按照上边介绍地方法一定能够估的很准确,处在中考前夕的学生情绪很容易波动,很容易受到很多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自己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


1、不当信息会影响估分心理。

对于优等生,考后他们往往能较快地发现并意识到自己在试卷中出的错,在估分时容易过于“保守”。相反,一些平时成绩不太好的考生,由于受自我认识水平的限制,考后自我感觉良好,估分时会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考试成绩评价过高,缺少余地。此外,一些考生在估分时还会受到周围同学估分信息的“暗示”,如班上某一同学的平时学习成绩与自己差不多,而这位同学估计的分数高过自己,就会导致这位考生对自己成绩的高估。有些平时中等偏上考生,中考却考得很好,估分却不高,原因是怕估高了被别人笑话。



2、对自己缺乏应有的自信。

  为人过于自信或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中考万一能超常发挥、赌一把,对自己分数的估计往往偏高;平时比较自卑或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往往担心分数估高了遭别人笑话,对自己分数的估计往往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估分”时要克服盲目自信和过于不自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自己答题的真实状况慎重“估分”。



3、周围同学不必要的“暗示”。

  进过研究、分析往年的经验教训,有的班级为什么会普遍低估,有的班级为什么会普遍高估,这些同学是由于受到旁边同学的“暗示”而更改的自己按一定程序所估出的分,而造成的“暗示”结果。



4、心中“目标”的诱导。

  为了让家长和老师能同意他“拼一拼”,填报某所名校,有一些学习程度中等的同学在中考“估分”时他也会故意拔高,甚至几十分这就是心中“目标”的诱导作用。



5、中考心态的影响。

  在平时的考试中,即使是元月、四月调考中也毕竟是一般大型的的考试,还不能决定学生们的命运,考试气氛远远要比中考差得多,有些考生往往会刚走进中考考场,一下子就会被那种气氛所震慑,尤其是第一科往往考的很失利,心态调整不过来的话,那么后面的考试也不会好到哪去,这样就会和之前的估分相去甚远,造成自己报考的学校不能实现。



6、对责任的规避。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但孩子平时成绩不是很好,怕家长责备,就有意无意高估自己的得分,以求得父母暂时的“宽慰”。统计结果发现,低分段的考生高估的比例大大高于高分段的考生,且分数越低,高估的幅度越大,其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7、防止“惯性估分”现象 。

  例如某同学上次语文考试排在班级第二十名,他了解到上次排第十九名同学估出语文成绩为115分,则他就“估出”自己语文为114分。此现象称为“惯性估分”现象,不可取。要克服此现象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估分时,周围不要坐着你相识的同学。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4:56:18 | 只看该作者

(六)进行多次“估分”演练

  在初三下学期学生们应该刻意的去练习估分的方法,比如每一次月考、期中考等等,这都是我们练兵得很好时机,每一次估分都按照我们说过的方法去估计,经过几次的练习、总结,发现其中应该注意的模块,在下回估分中更正。如语文“估分”难点在作文,考生们在作文时“估分”保守一些,尤其是创新的作文。

  创新的作文是有风险的,可能拿高分,也可能拿低分。数学估分的难点是,要注意解题步骤考生在数学“估分”时,比较容易出现的情况是看到自己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里最后的答案是一样的,就给自己打满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数学的大题目是按照步骤给分的,考生在“估分”时要找出“得分点”,还要考虑答题的规范性。

(七)注意多方协作

现在的初三毕业生,虽然生理年龄看上去成熟了,但是,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家庭、学校、社会等综合教育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的心理年龄还很不成熟。在涉及到自身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上,还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要学生自己来作出“中考”成绩的正确评判,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还需要多方协作。首先,社会或媒体要能及时为考生提供中考“试题卷”:其次,家长要助学生及时、准确地真实再现自己在考场的解题过程及答案;第三,有经验的学科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分以及最后的“估分”指导,最后学校要及时收集每位学生的“估分”成绩

(八)特别提醒

不同学校对待估分的做法不同。有的学校在任课老师的精心组织下,由学生估分,老师核实,确定估分结果,这样得到的结果应该说比较客观。

  同一学校如果对学生是统一指导、统一估分,这样的估分结果有一定可比性。学生可通过估分结果看到自己在学校的名次,参照估分名次填志愿;而有的学校完全由学生自己估分,甚至推迟估分时间;有的学校为了控制生源外流,利用估分对优秀学生有意压分,使这些学生不能对自己成绩恰当判断,对他们报考更好的学校有影响。





地板
发表于 2012-5-15 14:58:41 | 只看该作者
人气还要再提高  
5
发表于 2012-5-15 14:58: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哪天得看看 `~~~~  
6
发表于 2012-5-17 07:55:4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7
发表于 2012-5-17 07:55:44 | 只看该作者
这年头,分不好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20 02:15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