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招生择校] 考生个人信息安全让人深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0:0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据新华网报道,7月20日河南周口高考志愿被改案告破,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招生人员李某等人以不光彩的手段获取考生信息,篡改考生志愿,东窗事发仓皇逃匿,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无独有偶,本月初,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招生人员伙同眉山万胜高中教师使用考生的报名号、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网上报名系统修改了考生志愿,结果被学生告发而锒铛入狱。
  两案件幸亏考生及时发现,向有关部门反映,犯罪嫌疑人未能得逞,被篡改的志愿能得到及时纠正。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违法分子还在盯着考生,不择手段获取考生信息,考生信息一旦被泄露,违法分子便找到了“突破口”,可以直接与考生联系,“没考上的学生要帮助他上大学,考上了大学的要帮助上更好的大学”,哄得考生和家长团团转,一些家庭被骗得倾家荡产,一些考生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为了一已之利不惜损害考生前程,挖空心思改动考生志愿,哄骗考生和家长,广大群众闻之义愤填膺。
  尽管有关部门三申五令维护考生信息安全,保证高考公平,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违法分子削尖脑袋四处钻营,考生信息被泄露、考生被骗事件仍屡屡见诸报端,其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驱动,有人铤而走险利用考生信息牟利。
  窃取考生信息,侵犯考生权益将被依法追究责任,但是严惩之下,仍然有人执迷不悟,见利忘义,把肮脏的双手一再伸向考生,侵犯考生权益禁而不绝。由此可见,光靠惩戒还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行为的发生。因为我们的高考招生工作和学校管理制度还有许多漏洞,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同时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滑坡,金钱至上,在利益的诱惑下,不惜与不法分子同流合污,出卖考生信息从中牟利。
  可以说,考生信息安全成为关系千家万户的严重社会问题。怎样保护考生的信息安全,维护考生权益? 笔者认为,除了对违法分子绳之以法,斩断伸向考生信息的黑手外,更要注重于招生工作制度建设,规范我们的行为,改革不切时宜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加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切断高考招生的利益链。
  考生基本信息除了本人知晓外,就是他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和教务老师。从目前考生信息泄露的情况来看,考生信息外泄往往是他的老师工作不慎或被人利用而导致。因此,保护考生的信息安全,首先应从学校、从教师入手,建立考生信息保密制度,让考生报考、填报志愿充分享有自主权,不受他人干涉,要求考生保管好报考个人信息,增强隐私权的保护意识;考生纸质档案在高考和录取期间由学校封存,严防信息外泄,织起考生信息“安全网”。
  同时做好教职工的教育和管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维护学生信息的自觉性,让人人明白泄露考生信息的危害和严重性,在教职工心中筑起一道“防腐墙”。
  考生屡屡被骗,骗子一再得手,说明我们的高考招生政策还不够公开、透明,有些考生和家长对它缺乏深入了解,极易上当受骗。高考招生录取政策应进一步公开透明,政策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使违法分子无隙可乘,提前打好“预防针”。
  高校尤其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招生政策,给广大考生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招生压力较大的高校,如民办高职院校,要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对外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考生报考的吸引力,纠正以往高提成招生或者委托代理招生等违规招生行为,堵住违法分子借招生敛财的“黑洞”。
  只要有关学校都把考生的利益放在心坎上,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将从源头上堵住考生信息被泄露、权益被侵犯的缺口。亡羊补牢,维护考生信息安全惩戒之后更要靠制度严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3 19:09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