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通往孩子心灵的路 [打印本页]

作者: 跳跳zy1    时间: 2014-12-4 13:23
标题: 通往孩子心灵的路
导读:易学国际少儿教育的老师提醒,孩子不是裸机,父母想格式化就格式化,想装什么就装什么。孩子不仅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还能创造和衍生出自己的应用程序。父母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全然的接纳和支持,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个性特质,相信每个生命都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好的教育是唤醒、影响和熏陶,而不是控制、灌输和塑造。

1.你无法给与孩子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若手上没有糖,如何给孩子一颗糖?如果本身不快乐,如何带给孩子快乐?如果对自己也不能忍耐接纳,那便无法对孩子忍耐接纳。所以做好父母的重要前提是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是个有能量给与的父母。

2.当孩子溺水时,不是教他游泳的好时机。溺水的孩子需要的是及时拉一把,因为他没有余力去学习。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也不会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只有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快速帮孩子稳定情绪,进而能跟孩子讲道理。给予同理心与了解,能帮助孩子接纳自己、消散情绪,并因此对父母产生信赖感。

3.要做一个恒温器,而不是做温度计。提供给孩子稳定的态度,而不是随着孩子的情绪起舞。因为孩子的情绪并不属于你,不要认为是自己的责任。用心倾听,并表达理解,反映孩子的当下状态,帮助孩子觉察自己的感受与行为。不要跟随孩子的状况,自己也情绪起伏、言行失控。

4.珍贵的关系是由细小处点滴累积而来的。要珍惜与孩子的每一个互动,不是等待大事发生时才出面处理。总期待等待更重要的事件才去参与孩子的世界,反而失掉许多小而珍贵的机会。珍惜每天细微的相处,就能建立深刻的依附关系。如果不能用心于孩子的小事件,就不能去期望参与孩子生命中的大事件。

5.鼓励孩子的努力与展现的特质,而不是赞美行为的结果。孩子通常接受了太多肤浅的赞美,如好棒、好厉害、好可爱等等,或许会有一时的得意,但却是依赖外界的评价,而不是培养正向的自尊。具体地指出孩子的能力与特质,这样孩子才会从中发现自己能力与特色,进而认识及看重自己内在的特质。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