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人民网香江评论:橘生淮北未必为枳 公屋也能出状元 [打印本页]

作者: 过网云烟    时间: 2013-7-16 19:08
标题: 人民网香江评论:橘生淮北未必为枳 公屋也能出状元
  香江评论:橘生淮北未必为枳公屋也能出状元
  
  陈典
  
  7月15日,香港中学文凭试放榜之日,八万多大军争过独木桥,最终4男5女勇夺7科状元。和往年一样,状元多出自传统名校,如皇仁书院、喇沙书院、真光女书院等等;和往年不同的是,天水围出了个“公屋状元”。
  
  一时之间,港媒纷纷以“天水围”、“公屋”为题,大肆炒作该状元。在香港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天水围以“悲情市镇”著称。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拍摄的描写天水围家庭生活题材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让“悲情天水围”的标签深入人心。这里处于香港的西北端,远离传统市中心,住户近30万,是新移民的聚居区,大部分都是租赁公屋(政府廉租房)的居民。这一带居民的家庭收入平均数,与市中心最高地区相比起来,差了两倍有余。
  
  如此看来,在教育资源、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天水围出个“公屋状元”实属不易。然而,“公屋状元”谢楚灏一句“天水围不悲情,好温馨”打破了传媒和大众对天水围的标签,小谢说只要努力读书,住哪一区都没所谓。
  
  谢楚灏的父亲是货车司机,母亲是文员。当年,楚灏由小学升中学时,未获派首志愿(香港中学入学统一分派学位),只派得成绩一般的中文中学。但是母亲为了让儿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将儿子转到每年学费2万港元的香港青年协会李兆基书院,谢太宁愿与丈夫节衣缩食,“因为我信个仔得”(相信我的儿子一定行)。小谢也没让父母失望,曾数次取得全年学费减免奖学金。曾经为买课外书,他在暑假做搬运工人,赚取零用钱。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这些词在当今年轻人看来是老生常谈,但在谢楚灏体现出了现实意义。如今不论是香港、内地,还是其他国家地区,有多少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铺平道路费心费力?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优越的家庭、名校在培养孩子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成才的道路上,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努力。
  
  放榜当日,谢楚灏母亲喜极而泣。古有“孟母三迁”,孟母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今有谢太为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宁愿节衣缩食,送他去学费2万港元的中学。由此可见,父母的关怀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也是重要因素。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在看来,橘生淮北未必为枳。住在半山豪宅还是天水围公屋,读的是传统名校还是普通学校,这并不重要,只要通过自己努力,一样可以成为状元。有张新闻图片,谢楚灏站在学校的梯子上,头顶书本,笑容灿烂,背景是他所住的公屋,就像努力靠近太阳的向日葵。
作者: 小实    时间: 2013-7-17 11:07
寒门出才子。
作者: wajwj520    时间: 2013-7-18 09:28
关键还是看个人的主观因素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